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上次我念叨孙子放暑假了没人辅导作业,村上就组织回村的大学生和有文化的乡亲暑假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真把我的难题解决了。”陇南市徽县大河店镇文池村村民何社平高兴地说。
大河店镇充分发挥民事直说的桥梁作用,积极搭建邻里互助、乡亲互帮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结对帮扶、爱心互助活动,让身边人帮助身边人,点亮每个人心中爱的火苗,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从事生猪养殖多年,现在存栏的有100多头,由于养殖场离村子远,动力电一直未接,给猪粉饲料始终是我‘头疼’的大难题。上次村上开民事直说会,我就随口提了出来,没有想到村上干部会后马上到电管站协调办理我的问题。现在我猪场的动力电也接上了,给猪粉饲料一下子方便了,真的很感谢村上。”大河店镇青泥村大石窑社养殖大户吕存来说。
大河店镇党委书记杜江荣表示,大河店镇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议事主题,根据多渠道收集的群众诉求信息,民事直说委员会及时建立“实事清单”。同时,将需求事项按照轻重缓急分为“常事、急事、难事、特事”四类建立台账,明确承办责任人,确定办理期限,多方联动,全面提升办结率,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上一次开会,村上讨论了村规民约,提出每家每月出一个义务工打扫卫生,我家积极响应,一家人干了两天,把公路沿线的杂草都拔了,把种的花进行了管护,这也算为乡里乡亲做点自己的贡献吧。”大地坝村村民李继很自豪地介绍自己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情况。
“人就是要讲诚信,生态避险搬迁把我们的住房问题解决了,镇上村上一直在帮助协调盖房的地方,干部跑了不少路,10万元补助也已到账了,旧房我会积极配合拆。”2022年的生态避险搬迁户赵海峰如此说。
记者了解到,大河店镇全面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一方面通过形式多样、方便灵活的“板凳会”“庭院会”,听取群众心声、现场说事议事、解决实际问题、接受群众评议,切实做到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另一方面以民事直说为平台,宣传政策、教化人心,引导群众互评互比,组织号召评一评群众参与的各类事务的“进度表”,晒一晒自家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公益活动中的“成绩单”。
杜江荣说,民事直说实现了“双向说事”,真正做到“群众一呼,组织必应;组织一呼,群众百应”,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奋力奏响乡村治理“好声音”。同时,民事直说活动让群众知晓了党的好政策,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组织为民办事的真心,也更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激发了村民自治活力,切实增强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构建了乡村治理新格局。
记者 王耀责任编辑:徐莉萍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