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
通讯员 李璐璐 饶正茂
您知道土地革命时期,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的货币是什么样的吗?3月28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阳新县龙港镇这块革命的热土,见到了1932年红军在鄂东南工农兵银行印刷的货币,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不仅有鄂东南苏维埃政府、红军后方医院、彭杨学校等,还有保存完好的鄂东南工农兵银行。早在上个世纪初,这个小镇有48个苏维埃政府设置的机构,使之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镇上,为何会有银行等如此众多重要的机构?
红军街
有“小莫斯科”之称的小镇
龙港镇隶属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地处鄂赣边界,南依幕阜山脉,北濒富水上游,南与通山县、江西武宁县、瑞昌市接壤,为阳新第一大镇。有13.8万人口,集镇常住人口4万余人,是黄石市乃至湖北省的红色名镇、人口大镇、边贸重镇。1997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2002年成为黄石市小城镇改革试点镇。
翻开龙港镇的历史,一幅悲壮而又厚重的画卷扑面而来。
“驻扎在龙港镇的红三军,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功绩,为解放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今年1月刚刚从龙港镇政协主席位置上退休的柯美胜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道出了龙港镇这块沃土为何有着众多的机构。柯美胜介绍,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农村第一个根据地。但由于多支部队集结在井冈山,给养成了问题,随后毛泽东率领一支部队到了江西瑞金,而彭德怀、李灿与何长工率领一支部队来到了阳新境内的龙港镇。
彭德怀纪念馆
为何会选择在龙港镇?柯美胜介绍,龙港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边贸重镇,始建于元朝,明代称“龙川市”,清朝曾设巡检司于龙港改称龙港市,是方圆百里的集市中心,素有小汉口之称,如今集镇人口有4万余人,仍是周边16个乡镇的集贸中心。
“土地革命时期,龙港是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首府,领导边区21个县的革命斗争。”柯美胜说,大革命时期,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率红五军先后进驻龙港,开创鄂东南革命根据地。龙港成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云集党、政、军、工厂、学校、医院、银行、商店等48大机关,被誉为“东方小莫斯科”。
“这里有中共鄂东南特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彭德怀旧居等革命旧址70余处,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9处;享有‘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美誉,3011位红军烈士长眠在这里……”柯美胜说,无数英烈曾在这块红土地上战斗、生活,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如今保存有大量文物遗址。1975年,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们称为“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已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湘鄂赣革命旧址群文物单位和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彭德怀纪念馆内部
苏维埃政府旧址内部
“红色沃土”血色的记忆
追寻先烈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无不为这里的革命遗迹之众多所惊叹,无不为这里的红色故事之悲壮所感染。
“1925年春,中共武汉地委在龙港镇建立阳新县最早的党组织——下畈党小组。从此,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开始闻名全国。”柯美胜说,早在1929年,阳新地区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富河风暴席卷两岸。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武装斗争“秋收暴动”的烈火在龙港率先点燃。9月中旬,龙港的党组织在中共阳新县委的直接领导下,与阳新手枪队的全力配合,“火烧关帝庙,痛歼常练队”占驻了龙港。
警卫排住宿处
由于有群众基础,1930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从湘赣地区来到龙港,同李灿、何长工率领的第五纵队会师,开辟鄂东南革命根据地。1931年初,中共鄂东特委迁至龙港,设立了鄂东南兵工厂、被服厂、银行、劳动总社等机关,并相继开办了造纸厂、石膏矿等工矿企业,组建了红三师。一时间,这座小镇成为湘鄂赣苏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0月,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率领的红五纵队从平江走修武、崇通一路斩关夺隘,一直杀到阳新,攻下阳新城,又横扫周边各县镇土围子,使得鄂东南苏区连成一片。在随后保卫鄂东南苏区的斗争中,红军指战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由于当时医药条件极差,许多战士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遗体由红军留守处和红军后方医院所在地的苏维埃负责就近安葬在龙港各处。
何长工住宿处
红军街又称龙港老街,亦称革命旧址一条街。全长800余米、宽5米,清一色青石板路面,街道两旁为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瓦房,多数建于清末,古朴典雅,保存基本完好。在红军街上,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这里遗存有彭德怀旧居、龙燕区苏维埃政府、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特委等15处革命旧址,其中的12处集中分布在龙港镇红军街的中段。
走进红军街,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历史气息,“打土豪”“分田地”“武装暴动”等当年的标语、壁画等遗迹近百幅,行走在这里,仿佛又回到那个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李灿住宿处
王晓虹在彭德怀住宿处留影
“红色丰碑”扬帆再起航
“开国上将王平将军是从红三军团走出去的阳新人。”阳新龙港人张鸿辉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在北京做生意时,与王平将军几个子女熟悉。近年来,王平将军小女儿王晓虹多次到阳新龙港镇,踏着父辈的足迹,见到保存完好的各个机构,深受震撼。提出深度挖掘与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资源学习教育作用,推动红色旅游纵深发展。
“目前,16处国保单位现已全部立项完成维修,但20处省保仅维修2处,其余都已处于危房状态,亟待保护维修。”龙港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彭德怀纪念馆、红军街和文物点的管理和维修归属县文化局负责,文化局下设龙港文物管理所具体负责工作落实。
苏维埃政府旧址
目前龙港供参观的红色景点有红军墓林、红军街、红军村、红军公园和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五个点;红军墓林已被列为加大投资的重点实事来抓,由阳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龙港镇政府负责实施,有望明年春完成提档升级工程;现红军街的十二处“国保”文物已全部收购完成维修、并已有三处节布展对外开放,另9处将于明年完成布展对外开放,红军街立面复古改造已完成第一期,第二期正在抓紧申报立项中,计划3年内立面改造全部完成。
镇政府在新的规划中,准备把龙港大街建设成为新的红军街连接红军陵园和岩泉红军村,使“红色龙港”核心区档次得到实质性提升;岩泉红军村被列为省红色教育示范村,并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第一期投资5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实施中,通往红军村的“四好”公路已在规划中,红五、八军留守处等五处省保文物单位正在申报立项维修,计划3年内完成维修并布展开放;位于龙港集镇中心的红军公园是始建于60年代的龙港烈士陵园,现已成为镇区居民休闲场所,镇政府正规划建设改造为“红军公园”,将成为与红军街配套游览休闲景点;“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阳新县政府已投资近2000万元正在全面改造维修即将完工,并于明年春布展重新对外开放,同时计划“十四五”期间向国家申报立项迁址建新馆,根据黄石市红色旅游规划把纪念馆和红色忆园建成“红色龙港”标志性建筑。
1932年印刷的纸币(上),鄂东南石印局旧址图(下)
阳新县委书记万鼎在去年召开《龙港红色小镇旅游策划深化形成旅游总体规划》征求意见会上要求,要明确红色资源的历史定位,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讲好讲活红色故事,切实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借助红色文化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