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中道今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10 03:06

“回中”,秦汉时的一个区域性名称,与“关中”、“汉中”、“秦中”之类名称相类似,泛指秦汉北地、陇西两郡之间的地域空间,又与蜿蜒于陇西、北地至上郡的秦长城有关,大约长城以内的这些地方就是“回中”。“回”字的本义,即“曲折蜿蜒”之意。所谓“回中”,即古驿道名,是连接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通要道。南端起于今陕西省陇县北,沿北河经温水镇、火烧寨镇、新集川镇东部入甘肃神峪河乡下关村后向东经东华镇到达平凉的四十里铺,过镇原、新城镇、宁夏彭阳县、白阳镇和古城镇,逾萧关至固原原州区。该古道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的作用不同,故名称各异。

据说回中道最早起源于黄帝时期。《庄子》言称,轩辕黄帝第一次问道崆峒,自今山东西部的寿丘出发,跋山涉水到达崆峒,广成子并未传道于他,反而指责他树叶没发芽就想要果子。据《增修华亭县志》记载,若干年后,已百岁的黄帝第二次问道崆峒,历经今宝鸡陇县、甘肃华亭而至崆峒,广成子传其理民要术,从而开创了人类文明,成为华夏始祖之一。经夏、商、周至春秋战国,黄帝涉足的这条道路发展成为固定的“关陇北支道”,即从今宝鸡陇县起,逆河支流进入甘肃华亭境,经县城西侧西北行,又经泾源、平凉、彭阳到宁夏固原。

春秋战国时期,出于军事、政治、经济的需要,在先民踩踏的古路基础上,开辟了西安至固原的交通干道。当时与关陇北支道相平行的还有一支陇山谷道。它东南起于今宝鸡陇县西北部的固关,逆水而上,从窄石峡(甘肃华亭与陕西陇县交界处)进入麻庵乡境,穿越山间峡谷,从今庄浪县竹林寺出口,抵达南水洛河至陇右,长约50余公里。可见回中道在秦以前就已具雏形

周孝王时,秦人首领非子因善于养马而被召至汧渭之间,负责给周孝王养马,并封为“附庸”,且准许在汧渭之间建筑城邑。这时,陇山东、西侧的秦人,靠陇坂道互相通往联系。周宣王三年(前825),秦仲奉周宣王之命伐西戎,六年(前822)死于争战中。秦仲之长子庄公昆弟5人又领兵7000与西戎作战,取得胜利,庄公因之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周幽王五年(前777),秦襄公即位,将其都城迁于汧邑,节节向东逼近。周平王元年(前770),周幽王被戎、狄围攻,秦襄公曾派兵救助。周幽王死后,秦襄公又曾派兵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因功被封为“诸侯”,并赐“岐以西之地”,从此建立了秦国,先在平阳、后在雍城建都。秦穆公时“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统治地域西达甘肃中部以至更远的地方。陇坂道遂成为雍都通往西戎故地的交通干道。

先秦时期,秦诸公在雍地设置了四处固定场所用来祭祀白、青、黄、炎四帝,这种固定的祭祀场所叫做“畤”,而在畤举行祭祀活动则称作“祀畤”。秦始皇行加冕之礼及多次祀畤,便走的是长安—陇州这条古道。西汉初年,刘邦又在祭祀雍地四畤的基础上,在雍山增设北畤,祭祀黑帝颛顼。在今凤翔柳林镇,雍城考古队曾发现了疑似祭坛的秦汉遗址。

回中道初期开发于秦。秦统一六国后,下令全国修驰道。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秦驰道宽五十步(约今69),十分平坦,隔三丈(约今7)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这段文字中所描述的道广五十步”、“厚筑其外”、“树以青松的秦直道,类似于今天封闭式的高速公路。驰道中央三丈,是皇帝独用的专路。秦得义渠诸戎之地后,为了防御匈奴来犯,巩固边疆,便在北部边境线上筑起了一道长城,连接三郡;又沿长城自西向东设置了陇西、北地、上郡。秦长城西自陇西、临洮而北再折向东逶迤而行,曲折迂回。《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此处所言“鸡头山,指的是崆峒山中的一座山峰。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来到陇州检查勾通关中与西域(安定)的重要道路建设。他一路出长安,过凤翔,入千河河谷,沿陇州西北方向的温水、火烧寨、新集川出陕西,经甘肃华亭,到达萧关(今宁夏固原)。有学者研究称,秦始皇陇州之行还有回乡省亲之意。如前所述,600多年前,其先祖秦非子在陇州养马有功,被周王室封为附庸国,于陇州城南建都立邑,其后历代先祖繁衍生息、囊土扩疆。秦始皇最大的动作是在陇地西北建了一座回中城,城里建了一座回中宫”。秦始皇走过的这条路被叫做回中道”。汉代承袭秦的标准,轮间距也是六尺。公元前116年,匈奴大军压境,北入萧关,长驱陇州,烧毁了回中宫。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朝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隶属21县,郡治高平县城(今宁夏固原县城),安定郡遂成为关中通往西北地区的重镇,其设置进一步促成了回中道的开发。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始巡郡国”,北出萧关,猎于新秦中(包括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宁夏清水河流域、甘肃环县、陕西吴起县一带),随从“数万骑”。透过汉武帝“天马徕兮从西级,经万里兮归有得。成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的诗句,可以看出他是将狩猎当成一种军事活动。董仲舒主张“王者祭天”,具体表现是郊祀之礼,其观点被汉武帝采纳而大行郊祀之礼。据统计,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亲自到雍山祭祀多达10次。《史记》作者司马迁从24岁起,数次随武帝到雍山祭祀。

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元封四年(107,汉武帝下令修通回中道。所谓“修通”,即大规模开通自长安起关中至安定的交通干道。回中道的修建比起秦驰道而言大幅“缩水”,主要原因是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 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汉代铙歌《上之回》称:“上之回所中,益夏将至。行将北,以承甘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描述的便是当年修通回中道的盛况。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今陕西凤翔),祠五,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即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渡过渭水后,抵达咸阳,溯渭河河谷而西行,到达宝鸡后,沿汧水西北行至千阳县,再从陇山北麓西北而行,抵达萧关。有学者评价道,如果把秦直道说成一条战备高速公路的话,那么回中道在后来所产生的经济与文化的效益则远远超过了秦直道。

萧关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关隘之一,是拱卫关中、长安防御的西北门户。虽然萧关见于文字记载始于汉文帝时,但它至迟也应该是秦代的产物,否则关中”之名无法成立。所谓关中,是指四关之中,其中北边之关就是萧关,其余三关是西散关、东函谷关、南武关。回中道便是秦、汉前往萧关的重要通道。秦、汉时代的萧关位于何处,历代说法不一。《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三》记载:萧关故城在(平高)县东南30里。”《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二载:萧关在平凉府镇原县西北百四十里。”即是说,萧关在今彭阳古城一带。但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认为古萧关乃今固原以南的瓦亭关;清末金石学家吴大徵《重修三关口峡道记》则认为,萧关在三关口。历史上回中道的北段常以萧关道的名称出现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最著名者数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西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读作zhunuo)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此处仅距长安300里,形势告急,汉文帝紧急调兵遣将,骑十万守长安,并大发车骑往击胡。回中道南起千河河谷,北出萧关,是关中平原通往陇东高原的交通要道。据《汉书·武帝纪》记载,从元封四年“通回中道”到后元元年“遂幸安定”20年中,汉武帝通过回中道,9次驱马“回中”或“安定”巡视边塞,并在安定接受月氏使者的贡献,彰显了武力,加强了边备。

古人在选择交通线路时,往往依山傍水逆流而行。在交通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代,回中道集军事与商贸双重职能于一身,是西出关中绕过陇山通向西域的理想路线。当时的商旅驼队、使节军队,从长安出发走回中道接萧关道,直至到达河西重镇武威。汉代名将霍去病曾率领大军从这里反击驻牧在河西走廊的匈奴部族。汉武帝为征伐匈奴,通使西域,在霍去病两出陇西击败匈奴后,设置军事、行政机构和校尉管理屯田,并筑亭障,设驿站,把戍守、屯垦、驿道三者结为一体。戍守可保证驿路安全,屯垦可解决驿站供应。汉代实行的官驿免费供应食宿政策,对“胡商贩客”吸引力极大,因此由西域东来的商贩骆驿不绝,同时汉朝向西域派遣了大量使臣,一时间出现了“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荣景象。三国时,高僧朱士行结队经此道到西域求经。东晋时,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度陇坂,过苑川、南凉到达印度。唐代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陇关去西天取经,返回时亦经由长安—陇州道。

据《宝鸡日报》2011年1223日报道,在宝鸡市凤翔县雍城遗址上,考古工作者发现古道遗迹点30多处,并对其中6处进行发掘,其中两处是春秋战国的;两处为建于西汉时期的国道,发掘长度最长处为140米,路面宽度达18-21米,东西走向,接近十字路口处宽度近21米,路土厚度20厘米,应当是西汉皇帝西巡举行郊祀活动必经之地,同时也一度成为南线丝绸之路通往河西、西域进行贸易以及抵御匈奴的战略要道;还有两处是两处为唐宋明清时期的,其中明清道路宽4-5米、唐宋宽3-4米。不同时代的道路遗迹在部分地区相互叠压,说明这条东西大道延续时间很长,及至现今。S210暨S104省道就在发现西汉国道遗迹凤翔城南翟家寺村田地里由东向西穿越。早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出于军事、政治、经济的需要,曾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也就是当时的“国道”,西汉时期在此基础上修筑了“回中道”(部分路段为西汉新修建)。这次主要发掘出的汉代道路路面上有多条车辙相互叠压,车辙宽度分别为1米和1.4米,车辆碾压出的辙梁很清晰。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条西汉道路向北可能通往雍城西北部的雍山祭祀圣地一带,向南可能通往雍水河与纸坊河的水运码头交汇处。当年的雍城曾经为水上城市,其道路走向与布局受河流的制约。

回中道是丝绸之路中的一段。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时,由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部分的独联体、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强。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丝绸之路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北线由长安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越六盘山,沿,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邦(今天水)、(今临洮)、枹罕(今),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再由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或怛罗斯(今江布尔)。

秦皇汉武唐宗西巡,商贾邮驿进出往来,霍去病西征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天竺取经,文成公主入藏联姻,古丝路“回中道”皆由关山通过。关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平原的西北门户和屏障,古道横穿,关隘重重,兵家必争,政客巡幸,商贾往来,富有浓烈的边关文化。地处关山山脉南端的关山草原位于陇县西南部,东距宝鸡市140公里,距西安市300公里,西距甘肃天水市260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山地海拔多在2200米左右,主峰海拔2466米。

客观而言,回中道是一条通往河西及西域的重要交通干道,其开通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其南段走向大致与今宝中铁路、宝汉高速一致,是秦汉时期由陕入陇的重要通道。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陇关道逐渐成为由经陇州入陇进入秦州及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回中道入陇的地位逐渐被取代,但至今仍然是连接陕甘宁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今天的宝中(宝鸡~中卫)铁路就是依回中道南段而建的。

(本文系宝鸡地名文化征文,由张莉等人整理;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

本公众号投稿邮箱:630157447@qq.co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