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品欣赏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12:47


       陵方罍(lei)【西周早期】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

   1976年12月陕西扶风庄白窖藏中出土的西周铜器。共103件,因多数属于微氏家族而得名。这批铜器的年代有早有晚,陵方罍、庚姬尊、庚姬卣、旅父乙觚等4件当属西周初,伯先父鬲等10件则属西周晚期。有铭文的共74件,少者1字,多者284字,其中可以确知属微氏家族的铜器有55件,分属折、丰、墙、?四代人。

   罍: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墙盘【西周中期】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

   在这批铜器中,最重要的是墙盘。盘为圈足,双附耳,腹饰垂冠分尾凤鸟纹,圈足饰窃曲纹,均以云雷纹填地。墙盘铭文长达284字,共分两段,上半段历颂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和当世天子恭王等的业绩,不仅印证了史籍的记载,还补充了一些文献失载的西周史料。下半段自叙家世。结合同出诸器铭,可将墙所属的微氏家族自高祖以下推定7代,即高祖、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折)、文考乙公(丰)、墙及墙的儿子?。墙盘铭文遣词典雅,书体工整,多用韵句,堪称佳作


                      冬簋【西周中期】1975年扶风县法门镇出土

   簋类器受形制限制,装饰纹样一般在耳足部分变化较大。此簋将耳作成的圆雕立鸟,此鸟依形就势,隐身于耳,藏足于珥,栩栩如生而又与全器浑然一体,整个器形生动别致,独具风格。腹、盖纹饰采用大手笔,鸟形硕大,冠、尾长大而折卷,显得繁复而不失和谐、鲜活而不失稳重,与器耳的圆雕立鸟相得益彰,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盖内及腹内壁各铸铭文十一行,内容与行款均同,每行十二字,加重文二,共一百三十四字


                     铜卣【西周】宝鸡竹园沟出土

   古代用来盛酒的容器,也有说卣专门盛放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卣的基本形制为扁园、短颈、带盖、鼓腹、圈足,有提梁。

   2012年7月5日,考古人员在宝鸡市石鼓山西周古墓考古挖掘中,发现的一尊青铜卣里有截至目前发现的最早中国酒


                   兽面具【商代晚期】2003年望鲁台出土


               甬钟【春秋】1977年5月原宝鸡县杨家沟西高泉出土


             盘、盉一组【春秋】陇县东南镇边家庄村出土


                    秦公镈【春秋】原宝鸡县太宫庙村出土

   秦公镈造型雄伟,鼓部齐平,中起四道飞棱,侧旁的两道飞棱,形状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纽上有环。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秦公镈上有铭文,记载了秦早期的世系,对研究秦代先祖的历史极为重要,也有助于了解春秋早期秦地的青铜铸冶技术,以及音乐文化


                    蟠螭纹壶【战国】铜件厂拣选


      蒜头壶【左为秦代,右边的为春秋】左边的为馆旧藏,右边的为捐献


           乳钉纹四耳簋【西周早期】1981年宝鸡纸坊头一号墓出土


           铜卣【西周】1976年陕西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


                   象尊【西周】1974年宝鸡茹家庄出土


               爬龙【西周】1992年扶风召公镇巨良村出土


               三足鸟尊【西周】1974年宝鸡茹家庄出土


                鱼尊【西周】1974年宝鸡茹家庄出土


                鸭形铜饰【西周】1980年宝鸡竹园沟出土


    十三年兴壶(共两件)【西周中期】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


            卫簋【西周中期】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窖藏出土

1975年2月发现在岐山县岐山南麓的董家村西150米处,窖内共出土37件青铜器,其制作时代由穆王至宣王时。其中有铭文者30件,史料价值很高的有卫鼎、卫簋等。铭文是中国最早的一件诉讼判决书,是古代重要的法律史文献。九年卫鼎记恭王九年裘卫与矩以物换地的史实。董家村出土的这批器物铭文是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资料


                     兽头彝【明代】扶风博物馆藏

   彝: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