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菊打官司》到《幸福到万家》,时隔30年后,旧题重写,再谈法治社会与家族系统的矛盾冲突。在人物成长背后,其实是时代的前进与更新。
作者|赵明昀
三十年后,秋菊终于长成了何幸福。
上周,赵丽颖主演的新农村题材剧《幸福到万家》收官。播出期间,该剧多日蝉联电视剧黄金时段卫视收视率冠军、人民热度榜剧集榜首,平均人民热度指数达到13317,讨论量一度赶超《梦华录》。
《幸福到万家》由郑晓龙导演、赵冬苓编剧,改编自作家陈源斌的长篇小说《秋菊传奇》,讲述了一个名叫何幸福的姑娘在事业与婚姻、爱情与亲情的多重考验下不断成长的故事。提起《秋菊传奇》,很多人会想起1992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两个作品讲述了类似的故事,都改编自陈源斌的小说。
三十年过去,比起《秋菊打官司》,《幸福到万家》所体现的农村以及农村里的人,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时代形象。
从秋菊到何幸福
从秋菊到何幸福,不仅仅是姓名的变化。
在《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为了向踢伤丈夫的村长讨说法,凭着一股朴素的劲儿逐级上告。在她的心目中,「打人必须道歉」天经地义,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道德规范,这是秋菊心中的理,也是她不断讨说法的根本支撑。
从表面看,秋菊勇敢地使用了法律维权,事实上,秋菊自始至终对法律是一无所知之的。所谓「说法」,只是朴素的道德规范。所以当法院判决下来,村长被带走以后,秋菊一脸疑惑:「我只是想要讨个说法,并不是要抓人。」这种迷茫,恰恰表明她仍是一个法制观念缺失的传统女性。
何幸福所生活的年代,比秋菊晚了三十年左右。何幸福初中辍学打工,赚钱供妹妹上完大学以后,嫁入了万家村,成了「老王家的媳妇」。何幸福是一个更加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这是《幸福到万家》相较于《秋菊打官司》最大的不同。
相比秋菊,何幸福是一个真正觉醒了法制意识的人。最初,何幸福也像秋菊一样「讨说法」,不知打官司的真正含义。在维权的过程中,她敢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成长,在律所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真正懂得了如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打破「闹婚」的陈规陋俗开始,她一路披荆斩棘,又解决了「踢裆」事件、「征地」事件、「高考顶替」事件、「污水厂非法排污」事件……甚至采用众筹的方式,获得了二百万启动资金来创办「幸福客栈」,这些都离不开法律意识的支撑。如果说秋菊仍然停留在万家村的传统观念里,何幸福已经大踏步向前。
我们能够看出,何幸福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会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奋斗。何幸福刚嫁入万家村时,邻里都管她叫「老王家的媳妇」,那时,她是作为「老王家的媳妇」而非「何幸福」而活着的。但是何幸福没有甘愿成为老王家的附庸,而是积极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
在方圆律师事务所工作时,何幸福身兼多职,进步神速,不但成为了律所前台,还帮助关涛稳住了客户。回到万家村后,她说服全家人,独自创办了「幸福客栈」,勇敢地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后来,再也没有人管何幸福叫「老王家的媳妇」,何幸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不依附任何人存在的精神独立的人。
除此以外,何幸福还拥有心怀家乡的大义,这是她性格中最大的闪光点。明明在律所混得「风生水起」,但是何幸福还是毅然放弃了城市里体面的工作,返回家乡。「目标不一定在大城市才能实现,也可以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实现。」何幸福不但创办民宿,还牵头成立了民宿合作社,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后来,她又挺身而出,与利益集团勇敢抗争,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拥护。在全剧的大结局,万尚堂退位让贤,何幸福成为了万家村新一代的领头人。
「幸福到万家」这五个字,不仅代表何幸福嫁到了万家庄,也代表着何幸福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带领整个万家庄走向了幸福生活。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万家村迈入了新农村建设时期,崭新的万家集团登上舞台。然而,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尽管万家村的经济发展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过去。
中国传统农村是依靠社会规范而非法律规则运行的,这就是所谓「乡约制度」。在乡村,往往有德高望重的长者作为话事人,处理村中的大事小事。平日里,大家听从长辈们的经验生活,循规蹈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辈的经验不再适用于,需要建立新的社会规范。
《幸福到万家》充分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例如「婚闹」事件、「踢裆」事件、「征地」事件……这些原本放置在旧农村背景下合情合理的事情,进入新时代被摆到了法律层面,迫使旧农村在观念上做出改变。
在王家二老看来,万善堂既然是村书记,就等于是这个村的「天」,作为万家村的「小门小姓」,受点委屈是应该的,绝对不能得罪了书记。面对何幸福要「打官司」,他们认为万万使不得,对法律手段畏手畏脚,对交律师费更是一百个不愿意。
事实上,不只是王家二老,哪怕身为党员、带领全村致富的村支书万善堂,也同样被传统思维牢牢捆绑。在万善堂看来,万家村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关起门来自己解决」,对派出所朋友的警告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对关涛寄来的「律师函」不屑一顾。尽管他踢伤了王庆来,但在他的心目中,长辈教育晚辈是天经地义的,对晚辈王庆来「抬腿就踢」也是理所当然的。
万善堂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人物形象,他名义上是这个村子的「村支书」,实则更像一个「大家长」。尽管他有时独断专权和蛮横无理,但他确确实实为万家庄做了很多实事好事,受到村民的高度认可。然而,面对年轻一代,万善堂习以为常的做法不再行得通,以他为代表的一代人,在碰撞中,逐渐学会与新一代共处。
从「爽剧」到「高血压剧」
在《幸福到万家》播出期间,不少网友反应「血压飙升」「气的肝疼」。特别是部分年轻观众,因为忍受不了剧中角色的一再妥协,甚至弃剧。有关「何幸福快离婚」的词条一再登上热搜。
现实题材剧之所以被称为「高血压剧」、「反爽文剧」,是由于观众对「爽点」缺失的不适应。在「爽剧」大行其道的当下,观众习惯于将自身代入主角,享受如同《延禧攻略》类电视剧中打怪升级的快感,在虚幻世界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现实题材剧将生活中的种种无奈,赤裸裸地搬上了舞台,一时让部分理想主义观众无所适从。
如今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话语权的,更多是生活在都市里、受教育水平不低、女性意识觉醒、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面对《幸福到万家》中被传统观念和人情世故束缚的女性群像,部分观众感到愤怒甚至难以理解,属于一种正常现象。毕竟很多人认为看剧是为了娱乐和消遣,不是来找气受的。
那么当「爽点」不再以后,现实题材剧用什么留住观众?
事实上,现实题材剧拥有非常稳固的受众群体。2021年正午阳光出品的著名「高血压剧」《乔家的儿女》剧情糟心,仍然获得观众追捧,成为暑期档的爆款。现实题材剧之所以让人感到「高血压」,是因为它展露了现实生活的本身。
现实生活本就充满了种种无奈,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如愿以偿,甚至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观众在现实题材剧中看到了生活在困境中的自己,自然会产生共鸣。他们在观剧的过程中宣泄了情绪,又被剧中的理想主义温情治愈,再次充满力量投入生活。反过来,「爽剧」固然可以给观众带来短暂的快感,但它的很多剧情与现实生活脱节,过于理想化,不但容易倒在同质化盛行的浪潮中,也没有足够长久的生命力。
与热点社会议题紧密结合,是现实题材剧的「流量密码」。
《幸福到万家》中王秀玉的大学被书记女儿顶替,整个人生都被别人「偷走」了,这一情节直指近年来频上热搜的「高考顶替」新闻,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闹婚」事件中万传家假借闹婚之名行猥亵之实,反映了部分地区落后的「恶性闹婚」习俗,同样是与热门话题相结合。现实题材剧给了热门社会议题充分的呈现土壤,能够真正发掘出老百姓感受最深的、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天然会吸引观众的关注。
从这个意义上,无论《秋菊打官司》,抑或《幸福到万家》,同样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呈现。时隔30年后,旧题重写,再谈法治社会与家族系统的矛盾冲突。从秋菊到何幸福,其实是时代的前进推动了人的成长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