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文化之旅】莲花洞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0 07:30

【龙门文化之旅】莲花洞

2017-09-14 17:00

莲花洞

建造时间:北魏正始至正光年间 (公元504—527年)

洞窟位置:龙门石窟西山中部

洞窟风格:硕大无双的宝莲藻井窟

洞窟大小:高约6米,宽约6米,进深10米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刻着一朵精美的大莲花而得名,属于北魏后期的大型洞窟。此洞窟是一天然溶洞加以开凿而成,洞口北侧上方有一平面下凹的碑记,刊刻“伊阙”二字几乎布满全碑,因此此窟也被人称为“伊阙洞”。爱情篇

宝莲藻井

莲花作为佛教的圣物,在佛教中几乎无处不在,正因为如此,在佛教的石窟中,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是,像莲花洞里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莲花图案却是极为罕见的。这个盛开的莲花图案,有三个明显的层次:

最凸起的一层是饱含莲子的莲蓬。

第二层是以莲蓬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双层莲瓣。双层莲瓣雕刻的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十分逼真。

最外一层,则是为了烘托和映衬所雕刻的忍冬草花纹围成的图案,它同莲花浑然一体,使得整个窟顶成了佛国世界的凤荷莲池。

六身飞天

在莲花的周围还镌刻着六身飞天,她们头挽花髻,细腰长裙,衣带飘逸。体态轻盈,姿势优美,或手持乐器,或手捧果盘,朝着洞中的主佛释迦牟尼乘风飞翔,仿佛有着音乐般的旋律,又有行云流水般的动感,是北魏时期“中原模式”的优秀石雕艺术作品。

释迦牟尼立像

莲花洞正壁雕造有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洞中的主尊释迦牟尼像倚立在低莲花台上。形象庄重伟岸,雕刻整体感强,所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衣纹流畅而清晰。释迦牟尼造像以立像形式出现,在龙门石窟中仅有莲花洞一处。这一形象在佛教中被称为“教化”,也叫“劝化”。

迦叶头像

弟子迦叶的艺术特色

在莲花洞所有的造像中,迦叶的形象最富有特色。迦叶身穿厚重的袈裟,手持锡杖,是一个艰辛跋涉的苦行僧形象。而这一手持锡杖的造像在龙门石窟中也是仅有的。在雕凿的过程中,雕凿者还突出刻画了迦叶饱经风霜的面部特征,而这个比较成功的精华部分——迦叶头部却在早年被盗凿,现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锡杖”又名“声杖”、“鸣杖”,杖高齐眉,头有环,原是僧人化缘求斋的用具,求食时振环有声,以代叩门,后来逐渐演变成佛教的一种法器。

向左滑动

【莲花洞的艺术价值】

莲花洞是古阳洞以外,又一座琳琅满目的艺术殿堂,莲花洞造像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正壁的释迦牟尼立佛造像以及弟子迦叶手持锡杖之雕刻,皆为龙门石窟少有之作,而窟顶的高浮雕莲花图案堪称杰作,除此之外在莲花洞两壁大小佛龛星罗密布,密密麻麻。龛楣、龛额装饰更是丰富多彩,极为精美。这些生动的石刻艺术表现,对研究佛教装饰纹样、北魏雕刻艺术、佛经、佛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龙门文化之旅,

带你欣赏美仑美奂的雕刻艺术

带你领略千年石窟文化魅力

共同品味华夏文化精髓

敬仰文化遗产 弘扬文化传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