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地名故事:龙门洞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5 19:54

龙门洞位于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镇龙门村,所在山名叫罗紫山,这里距常德市城区三十公里。龙门洞是个很有名气的文物古迹,唐朝朗州司马刘禹锡有《龙门祷雨》,明代太守杨宣、王绩,知县应能以及清乾隆年间知县翁达标,都曾在龙门洞设坛求雨。

站在紫罗山顶,极目远眺,但见群山起舞,万木葱笼,松涛阵阵,八音齐鸣。鸟瞰山下龙门水库,清波涟漪,闪金跳银,能不陶醉在这秀山丽水之中吗?

龙门洞景区四周约有两平方公里,由小洞山、大洞山、罗紫山等褶皱断层山所组成,据推测,它可能形成于地质史上新生代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是一种典型的岩溶(又叫喀斯特)地形。石林、陷穴、阴河、溶洞及洞中的石钟乳、石柱和石笋等,是这种地形的主体地貌。它主要是由于石灰岩被流水和雨水溶蚀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化而形成。大自然这种鬼斧神工般的奇异绝妙的雕塑,常常会唤起古人产生美妙的联想,因而许多离奇怪诞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人们都把这里视为福地洞天,是仙境和魔宫。没有来到这里的人对这里心驰神往,亲临其境的人对这里流连忘返。

龙门洞有六大景点:

一是仙人桥。仙人桥位于大洞山的山脚,它对面是仙人屋,桥长约20米,是一条形如桥状的石路,传说是仙人修造的。它是一块在地壳剧变中,由内运力的强大作用,脱离滑落下来的岩层。

二是仙人屋。刚才说了仙人屋和仙人桥遥相对立的,它距西面的龙门洞约100米,是一形若桥顶的岩洞,面积约30平米,洞深处高约二米多,洞中的岩石奇异光滑,传说仙人曾在此栖住而得名。

三是仙人洞。仙人洞位于龙门洞北面50米处,洞上有一岩石形似仙人站在洞口中央,象是在招揽游客,洞深约50米,宽处约30米,据说洞内深处有潺潺的流水声,入洞才知道是蝙蝠群集而发出的叫声,成为洞中一奇。

四是蜘蛛洞。它位于距龙门洞三华里处,夹在两山之间,有两个洞口和四周景物相映衬,如象蜘蛛牵扯罗网一样,故称蜘蛛洞,传说这两个洞口与龙门洞相通,若干年来,只有一个姓王的孩童走通过这一通道。

五是燕子洞。又称为蝙蝠洞,位于龙门洞口的西北方约100米处,形状如燕窝,因而得名蝙蝠洞。走进洞中,可见正面是层层叠叠的溶岩叠成的奇峰绝壁,高约十丈,石壁上古藤倒悬,石壁下有一个方圆丈许的洞口,洞下是深潭,水深丈许。潭的另一面有两个洞口,洞长约50米,与龙门洞内的舍身潭相连。

六是龙门洞。也是本景区的主要景点。大家现在看到的岩洞,就是龙门洞,这个洞口一次只能容一人滑进洞,洞口垂直向下,高约二米,下得洞口,就是烂石坡,长约20米。宽约6米,顺坡往下走,洞内越宽,滑下烂石坡后,就到了洞内大厅,厅内可容纳上千人。厅的中央有一围形巨石,色泽灿烂夺目,连接天地,气势雄伟,人称将军柱。左有“观音堂”,仿佛有观音坐在其中,前有一石案,案两旁有石笋数根,仿佛是卫士立于左右。隔岩是沙洲石田七块,名“七丘田”。旁有一潭,约有一亩大小,潭水清澈,这潭究竟有多深,还无人知晓。据说,它连接地下阴河,一直通抵河洑的犀牛口和德山老龙潭。传说这深潭是一姓张的道长修行后,舍身成仁之地,故又称舍身潭。据说这舍身潭就是龙口滴水的地方,当年官吏求雨,都须在此接龙涎水,带出洞府,令法师设坛作法,以祈普降甘露,再沿着潭边入洞。

从前,陶贞白说:“华阳洞天,东通林屋,北通岱宗,西通峨嵋,南通罗浮”。

现在龙门洞看起来有些萧条,但是总有一天会有人来探源,开发这天然奇观,龙门洞的冷落是暂时的,将来必会成为旅游胜地。

(供稿:何绍喜  杨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