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州小调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29 20:29

陇县古称陇州,自古以来,就处在西部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交汇之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既有西部游牧民族,又有汉民族相互交融的人文历史,方言口语、文化艺术都有了独特的风格和习俗。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民间艺术形式——陇州小调,自发轫之初就具有独特的地方韵味,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历史悠久的陇县,民间文化起源较早。陇州小调在民间传说中起源于汉,但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从流传下来的曲目分析,它与隋唐时期的以“时令”“数字”为名的曲子是一致的,至今陇县北部地区还流传着清代“本地曲儿”记谱的手抄本。陇州小调兴盛于明清时期,自古以来,民间一直称曲儿。《陇州文化志》记载,陇州小调曾称民曲、小曲,民间的手抄本称之为“地方曲儿”或“白石曲儿”(陇县白石地区,也就是“陇州地方曲儿”)。1949年8月陇县解放后,解放军文艺工作队来陇县开展宣传工作,把“地方曲儿”称为陇州小调。从此,人们把地方曲儿叫陇州小调。

陇州小调曲目繁多,根据其旋律词句结构、语言韵味、节拍板式、叙述情节,并根据传唱者述解,还可以细分为十一种类型,如《秧歌调》《太平调》《花儿调》《秦韵调》《孝歌调》《燕歌调》《燕麦调》等。

陇州小调演唱的题材丰富,内容繁多,主要以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佛教故事、民间故事,还有民间的婚丧嫁娶、自然风光、娱乐嬉戏、劳动生活为题,讽刺丑恶,张扬美好,抒发人的内心情感。现已收集整理完整陇州小调300首,还有一部分已经失传,目前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曲目有《榆钱钱》《采花》《闹元霄》《放羊女》《姐妹看社火》《孟姜女》等。

陇州小调根据内容题材可分为三大类,劳动娱乐歌曲、风俗类歌曲以及庙堂歌曲。陇州小调根据内容题材可分为以下几类:

1.劳动娱乐歌曲:

陇州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演唱的歌曲。如《放羊女》《放风筝》《妹妹踏青》《十二月农活》《陈货郎》等。

2.风俗类歌:

(1)社火曲:春节期间,人们扮装步社火、柳木腿,走村窜户,进行游演,锣鼓作为伴奏,演唱时一人领唱,众人伴唱。如《王祥卧冰》《惠娘教女》《十盏灯》《一对男女划旱船》《孟姜女送膳》《引旱船》等。

(2)婚丧节庆歌曲:古陇州人对婚丧节庆非常重视,每逢婚丧节庆,都要请艺人演唱,伴奏乐器阵容庞大。主要演唱的曲目有《孝歌》《二十四孝》《正月里来正月正》《闹元宵》《相亲》《丢不下娘家好陪方》《四姐上轿》《酒曲》《敬酒歌》等。

(3)庙堂歌曲:陇县自古是宗教大县,全县的庙会活动非常多,哪个地方有庙会,陇州小调爱好者都聚集在一起表演传唱,久而久之,陇州小调也受到庙堂音乐的影响,所以有些曲子的音韵就有庙堂经韵的风味。如《五更进佛堂》《十柱香》《早拜观音晚拜佛》《山神进香》等。

陇州小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下特征:

1.陇州小调韵味古老,民俗风味浓厚,唱词淳朴,旋律优美,婉转动听,内容广泛,取材丰富,富有情趣、风味,土生土长。由于受陇州地区乡音土语的影响,因而造成了在流行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2.陇州小调历史源远流长,曲目繁多,乐器伴奏和谐优美。

3.陇州小调以民族调式商调式、徵调式居多,速度比较自由。词句格式多,富于变化,长短句较为普遍,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结构,以及多段词的反复也较为常见,曲式以二句和四句的单段结构为多,因歌词格式多样,还用到衬字、衬句扩充音乐结构。如用到“哎、嗨、哩、哟”等衬字,在《十二月看花》中用到“叶儿叶儿青呀”,《十杯酒》中“点点红呀”等衬句,这样加强了词句与曲调的完整结合,使词曲流畅,歌曲完整性加强。歌曲段落冗长,常用到数字、时令、对仗句等。

4.由于地域关系、语音的不同,陇州小调在传唱发展过程中受到周边地区小调山歌的影响,吸取了三秦渭水地区细腻娓婉的曲调也融进了西北少数民族风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5.陇州小调演唱除了保持原始古老韵味外,重点保持了歌词的原始真实性,没有做任何修正,没有华丽典雅的词汇,也没有历代文人的特意修饰,是古陇州人流利顺口的方言口语,反映了古陇州人纯朴,憨厚,无拘无束的乐趣,是古陇州人文化生活的真实记录。

6.陇州小调演唱多用方言,通俗易学,大众化,更易流传,地方特色十分厚重。

陇州小调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生存和传承基础,在我国民族音乐中,陇州小调独树一帜,对发展繁荣丰富我国民族音乐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对发展繁荣民间文化艺术和丰富人民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