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历史文化展” 带你了解秦人崛起之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6:09

1月10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国宝级乐器——秦公镈的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作为“帝国之路·雍城崛起——秦国历史文化展” 中的一件重要陈列品,此次和它一同展出的还有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陇县博物馆、凤翔县博物馆、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等6家文博单位的185件(组)展品。这个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是秦陵博物院推出的“帝国之路”系列展第二场,早在2016年时,“帝国之路陇东记忆展”便在此展出。

一直以来,秦陵博物院因秦兵马俑闻名于世,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人慕名来此,想亲睹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留存于世的这处世界奇观。人们歌颂秦始皇的伟大,赞扬他建立的统一大业,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份大业背后积聚了多少代人的努力。

秦国的强大不是一蹴而就的,秦朝的建立也非一日之功。而这个展览将为您讲述一段不被人熟知的秦人东进奋斗史。


襄公立国 秦人有了饮马黄河的梦想

秦最早发源于今甘肃省天水地区,周朝早期,它只是西部边境的一个小部落。秦祖非子因善养马而得周孝王赏识,获封地而成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从秦嬴到襄公,秦人完成了从半耕半牧部落到定居建国的历史使命。

如果说西汉水流域是秦人发展的摇篮,那么汧水流域和雍水流域则孕育了秦人的崛起。汧河是渭河的支流,也是秦人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汧水从甘肃清水县进入陕西陇县,流经千阳、凤翔、陈仓,最终汇入渭河。秦人正是依托汧水流域在与戎狄的作战中实力不断扩大。

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汧邑地处陇山附近,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重地。秦人在此为都13年,而汧邑也成为秦人军事战略中心东移的开始,也是追求岐西之地,完成复兴霸业的开始。

经多年考古发现,汧河两岸分布着大量的秦人遗址和墓葬。有学者认为,陇县的边家庄墓地和磨儿塬等地,就是秦人初入关中的“汧邑”。经过几十年考古发掘,证实了陇县边家庄春秋时期的墓葬群时代早,规模大,级别高,反映了秦人当时在汧邑创造的繁荣。

由于救周有功,秦襄公得以诸侯。周平王东迁后,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彼时该地被犬戎盘踞,为了将犬戎赶出周平王封赐的土地,秦襄公与犬戎进行了12年的斗争,最终死在了战场上。

公元前763年,秦文公率领文臣武将借着狩猎之名,开疆拓土,扩大领地,逐步东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征战,终于到达汧水和渭水的交汇处。文公在此举行了隆重的占卜仪式,营建了新都。

文公建都于“汧渭”之间,是秦继西犬丘、汧城之后第三次徙都,此后49年间,秦人以此为据点,逐渐东移,以图控制关中。“最新考古资料表明,在汧河东岸的陈家崖,魏家崖,孙家南头发现了大量的秦人遗址,这些遗址成为找到‘汧渭之会’的重要线索。”长期研究秦汉考古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说。

秦襄公后,秦文公继续与犬戎征战,又用了14年时间最终赶走犬戎,自此秦国成为西周的诸侯国,秦人为立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宪公即位后,继续向东扩展。于宪公二年,秦徙居平阳,以此为都37年。宪公和武公在平阳呕心沥血,前赴后继,加快了对戎狄的进攻和东进步伐。



此次展出的秦公镈和秦公钟上的铭文就记载了这一过程。

1978年,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的村民在取土时在一个窖穴内,发现了8件青铜乐器,随后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对窖穴进行了发掘,发现了5件秦公钟和3件秦公镈。钟和镈的铭文相同,共135个字。秦公指秦武公,铭文记述了秦先祖襄公被周王“赏宅受国”之事,以及文公、静公、宪公三代秦君的功绩,表明自己要继续虔诚祭祀祖先和上天,以求得福祉。

从襄公到武公,秦国的奴隶制基本确立。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由“西垂”移到了关中。秦国的地域也由今甘肃东部发展到了今陕西关中。

定都雍城 秦人选择城址多在两河之间

秦人在汧水流域多年征战,逐步由弱小走向强大。秦自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于雍城,时间长达294年。先后有19位秦公在此生活。雍城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南,雍水河北。德公建都雍城,是秦人迈向统一征程的起点,19位秦公前赴后继带领秦人励精图治,政治上日益成熟,军事上日益强大,文化上日益繁荣,为日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雍城的选址与雍水有很大关联。是以河流为城防的“城堑河濒”。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这种夹在两河之间的城市选址方式是秦人选都的重要参考。


为展示汧水和雍水流域在秦人发展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本次展览以时间和空间的轴线分为两大单元:汧水风云和雍水辉煌。第一单元“汧水风云”包括:汧邑之谜、汧渭之会、平阳之祀。第二单元“雍水辉煌”包括:王华之梦、戈马之利、宫室之美、文化之聚。

在展厅里,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石磬也是此次展示的重点文物,展厅通过短视频介绍了秦公一号大墓发掘过程。1976年在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村发现一座大墓。经考古研究证明,该大墓主人是秦第14代国君——秦景公,秦始皇的第18代先祖,公元前576年开始执政,在位40年。秦景公一号大墓共有186具殉人,是目前发掘的自西周以来的殉人最多的墓葬,采用最高等级的“黄肠题凑”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先秦墓葬。该墓葬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艺术价值很高。


秦人的“八都九迁”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他们不仅金戈铁马,四处征战而且在不断向东发展。

“在迄今发现的陕西境内数以万计的秦墓中,不论是帝王陵还是王公贵族墓,亦或是平民墓,绝大多数都是朝向东方,包括秦始皇陵和集体面向东方的兵马俑。这一葬式特点,越是早期越为明显。对于这一现象,学界普遍认为这种葬俗体现了秦人不断进取的精神。”田亚岐告诉记者。

从非子受封于秦地,到秦襄公建立诸侯国,再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经历了36位秦君、约678年的励精图治,几乎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经受战争的严峻考验与社会的重大变革。但秦人始终抱有饮马黄河,向东发展的愿望。秦由西向东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演进的过程。

“秦国的强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通过多少代人不懈努力最终实现的,而这样的史实对于今天的人们有着很好的启示。秦人艰苦奋斗,刚毅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值得当今人们学习。”田亚岐说,“我认为这是这个展览最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