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群众王超超主动放弃低保,残疾贫困群众安小军靠养鸡致富,赵来强成为全县“脱贫明星”……这一个个感人的脱贫故事和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是陇县开展扶志扶智活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真实写照。
陇县把扶志扶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通过扶志夜校、道德讲堂、“三评两榜一奖惩”等载体,不仅最大化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致富增收信心,也使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鼓起了脱贫的“精气神”。
夜校“补脑”脱贫强信心
“自从村上开办了扶志夜校,组织大家学习政策,相互交流如何发展产业,群众的信心足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少了……”说起扶志夜校带来的变化,陇县城关镇堡子身村党员梁崇高深有感触。
陇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之一,2016年全县确定贫困人口13667户49479人,贫困发生率32.18%。
“扶贫要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输血’转化为‘造血’,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子。”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陇县从2016年起,就以村为单位开办了“扶志夜校”,利用晚上时间,通过集中学习、相互交流等多种形式,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在课程设置上,该县按照“点菜+配菜”的方式,既有群众“点”的种植、养殖、就业技能、农村电商等实用技术,又有“配”的政策、文化、法律法规等“大餐”,让群众既学习掌握富民产业技术,又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在授课人员选择上,既有从县直单位请来的领导干部、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又有本村及附近产业发展较好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致富能人。
“咱人穷志不能短,要想过上幸福生活,就得靠自己努力,不能一味依赖政府。”说起全家主动退出低保一事,城关镇堡子身村2组村民王超超显得有些激动。
王超超家2015年被确定为贫困户,同时被评为低保户。由于22岁的王超超患有急性白血病,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宝鸡市住院治疗半月左右,家里可以说是债台高筑。王超超看病期间,只要回到家里,他就经常参加村上的“扶志夜校”。在那里,他学到了党的政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去年他病情好转后,在村上组织的低保评审会上,他出人意料地提出主动退出低保。“现在村里还有比我家更困难的人,我主动退出低保,就是想把低保让给其他更需要的人。”王超超说。
陇县的“扶志夜校”,让贫困群众补足了精神之“钙”,真正从思想上动起来、跑起来。2016年以来,全县“扶志夜校”已经举办1600多场次,参加的贫困群众8万多人次。
传授技能脱贫增勇气
“经过技术培训和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养蜂,而且会根据季节适时管理,收入比以前也提高了不少,还成了我们村的养蜂大户……”八渡镇桃园村已脱贫群众王忙生自豪地说。
今年48岁的王忙生过去靠种庄稼生活,也养过蜂,但由于技术跟不上,收入低。他家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2016年他选择发展养殖中蜂产业,并积极参加中蜂养殖技术培训,掌握了养殖技术。养殖规模从2016年的5箱发展到现在的70多箱,年收入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元。谈起变化,王忙生说:“这养蜂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个技术活。”
近年来,陇县针对贫困群众缺技术、不会干、不敢干的实际,制定了农民技能培训全覆盖方案,整合农业、人社、扶贫、教育等部门技术人员,根据群众“想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思路,量身开展脱贫技能培训。县上先后开展电工、服装、家政、电商物流等专业培训,帮助不愿从事农业产业的年轻人实现技能型就业创业;开展奶山羊养殖,烤烟、核桃种植等产业技能培训,做强产业促增收。
与此同时,该县还加大对扶贫干部、产业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能力。
陇县宏盛牧业的李晓宏转变发展思路,扩展食用菌基地,积极推行“借袋还菇”模式,免费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2085户贫困户在园区实现增收致富。温水镇枣林村七组贫困群众杨建新在宏盛牧业承包了大棚,学到了种植技术,他信心满满地说:“感谢技能培训让我找到了脱贫出路。”
近两年来,陇县累计开展各种技能培训1.2万场次,95%的贫困群众掌握了1至2项实用技能。
设“红黑榜”追赶有目标
“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是陇县开展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一个有力举措。
天成镇范家营村贫困群众范根虎,去年7月在村上开展“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中,由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上了“黑榜”,经过帮扶责任人王晓兵的耐心教育和帮扶,今年3月范根虎主动申请,经过村上考察,成了村上的一名保洁员,人也变得勤快了。
陇县开展的“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就是在贫困户中开展“三评”,即群众评议、乡贤评理、量化评比;“两榜”就是“红榜”“黑榜”;“一奖惩”就是依托村级“爱心超市”积分管理平台,对先进典型和后进人物进行奖惩。
“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实现了德治、法治和村民自治的三结合。最主要的是“三评”环节。即:一个群众评议组。群众评议组由村监委会主任任组长,老党员、退休干部、群众代表为成员,一般由7人至9人组成。另一个是乡贤评理会。乡贤评理会由五星明星、道德模范、两代表一委员、创业成功人士、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组成。会长由本村辈分高、能服众的贤者、长者担任。这两个组织都由村党支部提名,由群众投票选举产生,确保民事民当家,评议对象心服口服,评议结果客观权威。第三个是以贫困户是否积极主动脱贫为重点,制定量化评分办法,召开现场评议会,由群众评议组和群众代表对贫困户当场量化打分。
“这项活动,不但能让贫困户受到现场教育,更重要的是村上将‘黑榜’人员交乡贤评理会,由评理会成员当场说事评理,正反对比,摆事实、讲道理,面对面教育,解决‘黑榜’人员思想问题,唤醒‘黑榜’者的争先意识。”天成镇范家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存海说,对于评为“黑榜”的人员,镇、村确定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措施,直至教育转化为止,实现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据了解,陇县“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由各村组织实施,一般每季度举行一次。自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县10个镇104个村开展了六轮“三评两榜一奖惩”活动,共评出“红榜”人员1498人,“黑榜”人员697人,帮扶转化367人,一大批贫困群众呈现出“由懒变勤”的新风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